烂根病是蔬菜苗期常见病害之一,也常发生在大葱成株期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处理大葱根部沤制,以及如何防治大葱根部病害等相关问题。希望对种植大葱的朋友有所帮助。
一、大葱沤根的症状
沤根的苗木出土后很长时间不产生新根。根表皮呈锈褐色或白色,逐渐腐烂。幼苗易拔起,根短而少。地上部分生长较差。发病较晚会引起叶子黄化。看起来像是缺肥缺水,然后逐渐枯萎变黄。严重时全株枯萎死亡。
成虫期发病与后期相似,只是心叶拔出非常缓慢,假茎变空,根茎拔出后腐烂。
二、大葱沤根的发病原因
根腐病是一种生理病害。主要是由于苗田长期积水,土壤温差过大,浇水不当或阴雨天气,土壤湿度过大,通风透气不良,导致根部供氧不足,植物正常生理机能不足所致。新陈代谢受阻,有毒物质积累,引起根系腐烂。
因此,凡是长期低温多雨天气、光照不足、灌溉过多、苗田积水、排水不畅、湿度过大,都会引起烂根。而且大葱一般种植深度为20-30厘米,更容易造成通风不良、沤烂。根系现象一般在酸性粘壤土中比在碱性砂壤土中更严重。
三、大葱沤根病如何防治
1、稳定地温,促进壮苗发育,提高抗病能力,提高苗田温度至20以上。
2、降低田间湿度。田间湿度过高是引起根系沤制的关键因素。苗木浇水润湿后,尽量少浇或少浇。如有必要,经常用少量水浇水。避免被大量水淹没。
阴雨天或田间湿度过高时,可在苗田上撒草木灰或细干土,以降低田间湿度。降雨后应及时排水,疏松土壤,增加土壤透气性。
3、改善土壤通气条件。大葱应尽量种植在沙壤土上,并施用大量腐熟的有机肥,改善土壤结构,增加土壤缓冲能力,改善通气通风条件,减少烂根现象的发生。